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基层供销合作社立足边疆牧区实际,以“服务牧民、振兴牧业、守土固边”为主线,以服务边境牧民为核心,创新构建“保障+产业+服务”三位一体发展模式,为边疆牧区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织密网络,筑牢边疆服务根基
苏尼特左旗达来基层社强化组织建设,聚焦牧区核心需求和牧民“急难愁盼”,依托旗供销合作社提供的4216.46平方米社有资产,破解发展瓶颈,构建全域覆盖的牧区服务网络。针对草原地广人稀、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,建成饲草储备中心、日用品商店、畜产品交易站、旅游度假等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业务矩阵,实现方圆100公里内牧民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畜栏子”服务全覆盖。2024年实现销售额1770万元,成为边境牧民生产生活的坚强后盾,让边疆牧民享受“指尖上的便利”。
二、保障先行,破解牧区发展难题
达来基层社构建饲草料稳供体系,建成饲草料集采集配中心,年调运饲草料4000吨,完成2000吨旗级应急储备,保障边境牧户秋冬饲草供应。创新全混日粮加工技术,年产量达3000吨,带动饲草业务销售额突破900余万元。建立产业化联合机制,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+牧户”模式,与北京大都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,签订每年5万只羔羊的订单合同。牧民按订单统一销售,每只羊的收购价格不仅比市场价高出15-20元,还享受二次返利,同时免费为牧民提供运输服务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依托“希牧特”专业合作社争取资金162万元,从吉林省购置200余头西门塔尔牛,鼓励困难牧户参与生产经营,并每年从合作社收入拿出16万元作为扶持基金,连续6年每年向苏木54户困难户发放扶持资金3000元,实现困难群体稳定增收。
三、服务升级,激活边境发展动能
一是建立综合服务平台,盘活老旧资产建设日用品商店、饲草储备点,筹备建设兽医兽药服务点、饭店旅店、冷库等综合服务设施,打造“三十分钟便民服务圈”。二是多元经营拓展牲畜托管、打捆草作业等社会化服务,创新“旅游+供销”模式,助力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。三是稳边富民实践,通过订单牧业、就业吸纳等方式,带动16名牧民就地就业,年均为边境牧户增收75—100万元,促进边境人口稳定和边疆巩固。
四、品牌引领,畅通特色产品通道
达来基层社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,构建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。通过冷链物流、交叉代卖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,推动苏尼特羊等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市场。积极参与区域展示展销活动,培育本土品牌影响力。
达来苏木基层社通过制度创新、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,年服务牧民超2000余人次,不仅解决了边境牧区“买难卖难”问题,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、守护北疆安宁的重要力量。下一步,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将以达来基层社为示范,持续深化综合改革,探索边疆供销服务新范式,为兴边富民贡献更多供销力量。
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基层供销合作社立足边疆牧区实际,以“服务牧民、振兴牧业、守土固边”为主线,以服务边境牧民为核心,创新构建“保障+产业+服务”三位一体发展模式,为边疆牧区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织密网络,筑牢边疆服务根基
苏尼特左旗达来基层社强化组织建设,聚焦牧区核心需求和牧民“急难愁盼”,依托旗供销合作社提供的4216.46平方米社有资产,破解发展瓶颈,构建全域覆盖的牧区服务网络。针对草原地广人稀、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,建成饲草储备中心、日用品商店、畜产品交易站、旅游度假等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业务矩阵,实现方圆100公里内牧民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畜栏子”服务全覆盖。2024年实现销售额1770万元,成为边境牧民生产生活的坚强后盾,让边疆牧民享受“指尖上的便利”。
二、保障先行,破解牧区发展难题
达来基层社构建饲草料稳供体系,建成饲草料集采集配中心,年调运饲草料4000吨,完成2000吨旗级应急储备,保障边境牧户秋冬饲草供应。创新全混日粮加工技术,年产量达3000吨,带动饲草业务销售额突破900余万元。建立产业化联合机制,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+牧户”模式,与北京大都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,签订每年5万只羔羊的订单合同。牧民按订单统一销售,每只羊的收购价格不仅比市场价高出15-20元,还享受二次返利,同时免费为牧民提供运输服务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依托“希牧特”专业合作社争取资金162万元,从吉林省购置200余头西门塔尔牛,鼓励困难牧户参与生产经营,并每年从合作社收入拿出16万元作为扶持基金,连续6年每年向苏木54户困难户发放扶持资金3000元,实现困难群体稳定增收。
三、服务升级,激活边境发展动能
一是建立综合服务平台,盘活老旧资产建设日用品商店、饲草储备点,筹备建设兽医兽药服务点、饭店旅店、冷库等综合服务设施,打造“三十分钟便民服务圈”。二是多元经营拓展牲畜托管、打捆草作业等社会化服务,创新“旅游+供销”模式,助力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。三是稳边富民实践,通过订单牧业、就业吸纳等方式,带动16名牧民就地就业,年均为边境牧户增收75—100万元,促进边境人口稳定和边疆巩固。
四、品牌引领,畅通特色产品通道
达来基层社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,构建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。通过冷链物流、交叉代卖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,推动苏尼特羊等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市场。积极参与区域展示展销活动,培育本土品牌影响力。
达来苏木基层社通过制度创新、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,年服务牧民超2000余人次,不仅解决了边境牧区“买难卖难”问题,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、守护北疆安宁的重要力量。下一步,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将以达来基层社为示范,持续深化综合改革,探索边疆供销服务新范式,为兴边富民贡献更多供销力量。